学校领导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风采 >> 正文

育人有路心为径 初心无悔品自高 --记岳阳市第九中学优秀教师朱应辉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5/05/23    [字体:     ]   浏览次数:

  

    教育是双向奔赴幸福的事业。在这条教育之路上,朱应辉老师一走就是二十二年。22年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带了15届毕业班。一路走来,不弛不倦,砥砺前行,虽两鬓斑白仍初心未改。
润物无声爱意浓,播撒阳光
    鲁迅先生说教育根植于爱,这也是朱老师心中坚守的信条。他每带一个班级,在第一次班科老师会、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班会上,都会和科任老师、家长、同学交流:“我们老师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家长把其他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孩子们把同学当兄弟姊妹对待,我们的班级必然团结有爱,必然无往不胜!”
  朱老师特别关注班级中的“弱者”--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家庭上,还是学习上的,他都倾尽爱心。他曾经带过一个班,班上有六位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惊悉之余,他首先做到如父亲般关心他们,学生在他眼中就如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小彭同学,父母早年离异,六年级时父亲溺亡,只能跟奶奶过,爷爷又中风偏瘫,很多时候奶奶也顾及不暇。加之他习惯又不大好,总丢三落四、迟到,常忘带餐卡,朱老师给餐卡他吃饭。每天朱老师都得如父亲一样,查一遍他各科的作业,关注他的起床、早餐、校服洁净,鼓励他自理自立自强……同时号召其他同学帮助小彭。时间一久,小彭在班里变得开朗自信多了,学习也有干劲,在互帮互助中,整个班级氛围都更加团结和谐了,朱老师这才松口气。类似这样的孩子,朱老师从教生涯里不下20个。“都历历在目,毕竟他们曾占据着我心灵的重要角落,这些孩子现在都成长发展得挺好!”每每提及起他们,朱老师的言语和眼神中充满着深爱、坚定和欣慰。
    在学校青年教师培训会上,朱老师说:“不管是教课还是当班主任,我一直信奉并坚守‘成长在平和、公正、正能量满满的班级氛围中的孩子,成长在同学和小伙伴互帮互助中的孩子,成长在师长悉心关爱中的孩子,必定身心更健康、学习后劲也更足!”一番肺腑之言,让年轻教师们倍受鼓舞。
存异求同致和谐,因材施教
    朱老师时常感叹:“在踏上讲台初期,我如天底下所有的老师一样,期待自己的学生都变得一样优秀,带班越久,就越发觉这是个催促自己不断上进的美好意愿。教育是遗憾的艺术,或者说是弥补遗憾的艺术,它时刻都让你追求更好。”
    朱老师班上,班长绝对是那位能最能独当一面的,体育委员肯定能引领班级运动潮流,纪律委员就是那个最能坐稳冷板凳还可以铁面无私的主儿,学习委员就是学风的一面旗帜……他尽量挖掘出每个孩子的优点,让其在同学面前、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至少能让他刷到存在感、找到自信。哪怕学习成绩在班级最弱的学生,朱老师也会在他身上找到亮堂堂的优点,而且绝对让这个亮点为班级服务、添彩。这样班级的各项事务也完美地安排下去了,而且是人尽其材。洋洋同学文化成绩最弱,但是她的楷书字被朱老师推出、称道,她的板书在出黑板报时做贡献拿了奖;小宇哥憨厚细致、做事有条不紊,他是劳动委员,每次大扫除他安排得紧紧有条,偶尔有同学疏忽他还能亲力亲为补位。曾经朱老师班上有个调皮好动的男生,因违纪常上《班级日志》感觉没面子,有点“破罐子破摔”,朱老师发现他为人比较热心,为了改变他,期末时朱老师量身定制了一个“最佳人缘奖”。果不其然同学们投票的结果,他拿到了最佳人缘奖,那次拿奖就成为了他成长的转折点。
    正是因材施教,朱老师的班上的学生,能收放自如、全面发展、活泼上进。比如368班,班风罡正学风优秀,各项活动都能出彩:期中期末测试,趣味运动会,艺术节汇演,田径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都名列前茅。
深耕细作功自成,激发潜能
    “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激励出来的。”这是朱老师这些年带班和教学的经验之谈,是他经年累月的点滴付出的结晶。他无论是从接班之初起,对每个学生的全面了解;还是教学中“一瓢水”对“一桶水”甚至是不停“寻泉眼”的执着;或是目标理想信念的引导和教育;再穷其所能创设良好的班级竞争机制和氛围……就是他在这些点点滴滴的教育坚持中,让一朵朵花儿绽放、争奇斗艳!
    最有发言权的是他的学生。曾经的学生陈宇豪说:“朱老师的课堂十分有趣,如沐春风,有时那些上课走神的同学被老师‘天然去雕饰’的激励式批评收拾得服服帖帖;更多时候,认真投入的我们被老师的表扬到甜心坎里去;朱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笑翻场’。记得学完《范进中举》,我们继续跟随老师研读必读名著《儒林外史》,在品味人物形象严监生时,老师简单介绍引入世界文学形象中的四大吝啬鬼,我们觉得严监生咽气前竖起“两根手指头”的吝啬,秒杀那一众老外,瞬间对祖国传统文学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曾经那难读的《儒林外史》似乎也亲近了不少。在初中阶段遇到了朱老师,让我对语文的兴趣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从听说读写、文学鉴赏延伸到了文化修养,也坚定了我对中文语言学习的信念。”
    青年书法家李斯特在回忆学书经历时,“说实话,我对书法的兴趣就是从朱老师那里培养起来的。当时,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字能写得跟朱老师的一样好。这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不断练习临摹,并深深地爱上了书法。我学书路上,朱老师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学生李政彦在谈初中生活时说:“在我人生的书页上,朱老师的名字被刻画得深刻而又鲜明。他的语文课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他总能巧妙地将枯燥的文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语文的魅力。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文字表达情感和思考人生。作为班主任,他像一位严厉而慈爱的家长,时刻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的严格要求让我们学会了自律,他的悉心关怀又让我们倍感温暖。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不仅成绩提升,品格也得到了锻炼。毕业多年后,我虽在异国他乡,当我回首往昔,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朱老师在我心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更是引领我成长的明灯。他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挑战,引导我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这些,已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厚积才能薄发!朱应辉老师这22年教学和带班付出,成就了他在学生和家长心中“踏实、勤勉、睿智、仁厚”的好老师形象,也练就了他独特的教育风格。正如朱老师在获评岳阳楼区“十佳班主任”后感言,“过往充盈,未来可期:躬耕杏坛植桃李,坚实如磐谱华章。育人有路心为径,初心无悔品自高。”
 
网站首页 - 技术中心 - 文章投稿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2012 9z.yy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岳阳市花板湖路48号 湘ICP备19021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