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德为先,以学生为本。”这十个大字记在韩翠兰老师教学日志的首页,一记就是17年。从教以来,她凭借满腔热情和不懈努力,耕耘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用智慧浇灌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
教育初心 矢志不渝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她从小热爱语文,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上语文教师的她,常常自豪地告诉学生,语文的魅力,在于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璀璨,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智慧与情感。
教学中,她秉持着“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认为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在语文新课改的研究中她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力争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的学习意志,进而形成积极地学习动机。在课堂上,她及编、导、演于一身,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体验式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从而使教与学形成共鸣,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同时,她也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各项公益事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总是呼吁大家奉献爱心,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学生对她充满敬意,家长对她表示感激。她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她的教诲和关爱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和支撑。
学无止境 行以致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她反复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写感悟,只有先养成阅读的习惯,才会慢慢从习惯变成喜欢,从“要读书”变成“爱读书”。她的抽屉里,总有一本折了页的书,这是便于她在空闲时间,可以随时拿出来阅读。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也开始尝试读书,甚至主动邀请她加入阅读打卡小分队。在校期间,学生们还会聚在一起交流心得,这番其乐融融,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打卡,个别学生还因此爱上了文学创作,这让她很是欣慰。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潜心学习、深研教材、精心备课。细心安排处理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她常向同学科优秀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公开研讨课,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她付出了,她快乐了,在同事的热情帮助下,她成长了,她收获了。她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然而比起荣誉和奖项,她更在乎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她告诫学生:“学习可以不那么好,但心术一定不能歪。”她说虽然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她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学生们照亮人生之路。
师德高尚 为人师表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她十分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每迎接一个新班级,她都会告诉大家,班级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她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有人说“学生千人千样,没有大爱,没有水磨工夫,就不可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奏出悦耳的乐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是班主任首要天职,爱学生是根本,她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态度,然后对症下药。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做一个自立、自强、自信的人。而且作为班主任,她努力做到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学生的感受,包容学生的缺点,分享学生的喜悦。她认为被尊重是学生内在的需求,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韩老师做到了无私奉献,爱生如子,他用阳光般的温暖照亮每一个纯净的心灵。他及时了解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情况,尤其对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更是关怀备至,建立了亲人热线通道,使学生在发生思想波动时能够及时向父母倾诉与交流,使每一只奋飞的小鸟张开拥抱天空的翅膀,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校园生活的快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多年来兢兢业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栋梁,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成功不在于培育了多少优秀的人才,能让教过的学生在离校的日子里仍惦记着这份师生情,也就足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学之途仍在延续。面对未来,她充满信心和期待,她将继续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中,让自己人生价值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分释放,书写更加辉煌的育人篇章!